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
郑稻19栽培技术规程

郑稻19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郑稻19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大田环境条件、群体及产量结构、育秧、本田管理、收获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郑稻19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1.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郑稻19

郑稻19是河南省2008年审定的中晚熟粳稻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沿黄稻区和南部籼改粳稻区种植。沿黄稻区全生育期163 d,穗长16.3 cm,每穗总粒数131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4.6 g;豫南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2 d,穗长14.2 cm,每穗总粒数115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5.1 g

3.2  

沿黄稻区

黄河沿岸新乡、开封、濮阳、郑州、洛阳、焦作等水稻种植区域。

3.3  

豫南稻区

河南南部信阳、南阳、驻马店水稻种植区域。

4 大田环境条件

土地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基础肥力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种植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 5010的规定。

5 群体及产量结构

群体结构:本田移栽密度每667 m2栽插穴数1.6万1.8万、基本苗5万7万、最高分蘖35万38万,成穗率70%以上

产量结构指标:每667 m2有效穗24万26万,每穗总粒数120粒140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4.5 g25.0 g,每667 m2目标产量600 kg以上

6 育秧

    机插秧采用盘育秧,人工插秧采用湿润育秧。

6.1 豫南稻区盘育秧

6.1.1 秧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做秧田,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为1∶80~1∶100。

6.1.2 秧盘选择

选择软盘或硬盘育秧,秧盘规格为58 cm×28 cm,每667 m2大田用机插培苗专用秧盘25~30张。

6.1.3 盘土和苗床准备

选取土壤肥沃的偏酸性壤土做育苗盘土,土壤pH值5.5~7.0。在大田取盘土时应提前培肥,每667 m2施农家肥2 m3,45%的NPK复合肥(N-P2O5-K2O有效成分含量均为15%)40 kg~50 kg。盘土经碎化过筛,播种前7 d,每100 kg盘土加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g,搅拌均匀后,以农膜覆盖,闷堆消毒备用,每667 m2大田应备盘土100 kg。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25 kg作盖籽土。

播种前3 d~5 d完成开沟作畦,畦宽1.4 m~1.5 m,畦沟宽30 cm,深20 cm,畦面平整,秧田外围开围沟,沟深25 cm

6.1.4 播种期和播量

播种期为5月25日~6月15日。每秧盘干谷播种量100 g~120 g。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1.1的规定。

6.1.5 种子处理

选晴好天气晒种2 d,用比重1.06~1.13的盐水选种,然后用清水淘洗;选用商品种子的,直接进行药剂浸种处理,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常温浸种48 h,然后用清水清洗,再用清水浸种24 h;保温催芽,萌动后每4 h~6 h翻动1次,露白播种。

6.1.6 播种

秧畦上平铺秧盘,横排2行,盘底与床面紧密结合。秧盘匀装厚度2 cm的床土,人工或机械均匀撒播,播种后用盖籽土覆盖,厚度0.5 cm~1.0 cm。播种后灌平沟水,待盘土湿润后迅速排掉。

6.1.7 苗床管理

    播后至11心期盘土不干裂不灌水,2叶期后以浅灌与湿润为主,移栽前3 d5 d控水炼苗,秧龄20 d25 d、秧苗44.5叶移栽。

21心期每平方米秧床施尿素8 g10 g,移栽前3 d5 d施尿素5 g7 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11心期每平方米秧床以35%甲霜灵1 g或10%恶霉灵水剂10 mL对水2.5 kg浇泼,预防立枯病。注意防治苗瘟、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附录A)。

6.2 沿黄稻区湿润育秧

6.2.1 秧田的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做秧田。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为18110。播种前5 d10 d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m3和45%NPK复合肥(N-P2O5-K2O有效成分含量均为15%)50 kg,然后翻耕耙平开沟做畦,畦1.4 m1.5 m,沟宽30 cm畦面平整,上软下实。上水浸泡1 d2 d后放水播种

6.2.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同6.1.5

6.2.3 播种

沿黄稻区播种期5月1日5月10日。每667 m2秧田播种量25 kg30 kg,按畦称量均匀播种,播种后塌谷入泥。

6.2.4 秧田管理

    播后至21心期保持秧畦湿润,畦面干裂时灌跑马水,如遇寒潮,灌深水护苗,21心期后浅水-湿润交替管理。21心期每667 m2秧田施尿素3 kg5 kg4叶期看叶色施尿素5 kg7 kg,移栽前3 d5 d施尿素3 kg5 kg。注意防治苗瘟、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秧龄35 d40 d移栽。

7 本田管理

7.1 整田施肥

本田旱耕翻,然后灌水平田,结合耕翻整地施底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m345%NPK复合肥(N-P2O5-K2O有效成分含量均为15%)30 kg40 kg。

7.2 移栽

机插秧时,大田保持浅水层,泥土沉实,行距30 cm,株距12 cm14 cm;人工插秧时,栽插密度为30 cm×14 cm或27 cm×16 cm。插秧深度1 cm2 cm。

7.3 追肥

插秧后5 d7 d每667 m2施尿素5 kg7 kg,插秧后15 d施尿素12 kg15 kg,搁田复水后施尿素12 kg15 kg,看叶色施粒肥尿素3 kg5 kg。

7.4 化学除草

移栽后5~7 d,结合追肥每667 m2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80 g~100 g或60%丁草胺乳油100 mL~150 mL撒施,施药时保持浅水层3 d~4 d,水深不淹没稻苗心叶。

7.5 水分管理

插秧后保持水层活苗,返青后浅水促分蘖;群体达预期穗数80%时排水搁田,搁田至田面开裂、脚踏不陷时复水;孕穗和扬花期间保持水层4 cm6 cm;灌浆期干湿交替灌溉,收获前一周断水。

7.6 病虫害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药剂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规定。

有条件时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螟虫,在蛾始盛期每667 m2每次释放3万4万头,每隔7 d释放1次,连续放蜂3次;或每667 m2设置5个诱芯诱捕器,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成虫;或每10000 m2田安装125w黑光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螟虫成虫。用黄色粘虫板诱杀稻飞虱、稻蓟马。

7.7 收获和贮藏

黄熟谷粒达到95%时,避开雨天适时收获,及时晾晒。有条件可采用低温烘干机烘干。稻谷含水量达到14.5%时贮藏。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郑稻19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及方法

郑稻19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及方法见表A.1

A.1  郑稻19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及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防治用药及方法

稻纵卷叶螟

生物农药防治适期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化学农药防治适期为13龄幼虫高峰期,此时田中始见束叶尖。

667 m2用有效成分800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 mL400 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 mL10 mL,或40%甲微·毒死蜱乳油20 mL40 mL,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 mL100 mL等,对水40 kg50 kg喷雾。

二化螟、三化螟

生物农药防治适期在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化学农药防治适期为2龄幼虫高峰期。

667 m2用有效成分8000 IU/微升的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 mL400 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 mL10 mL,或40%甲微·毒死蜱乳油20 mL40 mL,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 mL100 mL等,对水40 kg50 kg喷雾。

稻飞虱

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

667 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 g12 g,或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5 g6 g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剂8 g10 g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20 g24 g等,对水40 kg50 kg喷雾。

稻蓟马

秧苗期和本田稻苗返青期。

667 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25 g,或50%辛硫磷乳油60 mL70 mL等,对水40 kg50 kg喷雾。

稻瘟病

苗期,破口、齐穗期

667 m2有效成分含量1000亿芽抱/克枯草芽抱轩菌可湿性粉剂15 g20 g,或40%稻瘟灵乳油75 mL120 mL,或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 g120 g,或20%三环唑·井冈霉素悬浮剂100 mL120 mL,对水40 kg50 kg喷雾。

纹枯病

拔节期

667 m22%井岗·8亿芽泡/克蜡芽菌悬浮剂160 mL200 mL10%井冈霉素水剂100 mL,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 mL20 mL,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40 g对水40 kg50 kg喷雾。

稻曲病

破口、齐穗期

防治药剂同纹枯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