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0年小麦冬季苗情与管理意见
当前,我省小麦已开始进入越冬期。根据小麦苗情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及早管理是小麦当前生产的首要任务。为了夺取2011年夏粮丰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现针对今年小麦的生产特点提出以下管理意见:
一、河南省同期气象情况比较分析
2010年9月全省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3℃;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5.1毫米;但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少71.1小时,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10月至11月全省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10月份月平均降水量为8.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9.8毫米,11月全省月平均气温为10.3℃,较常年同期偏高1.8℃,月平均降水量为3.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4.4毫米。因此,9月下旬-10月上旬小麦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小麦出苗,而10月份以后降雨较少,气温偏高,土表失墒快,部分晚播麦田出苗较差。总体来看,我省冬前气象条件对冬前小麦幼苗生长有利,但由于10月份至今基本无有效降雨,加之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较快,致使小麦受旱面积不断加大,旱情持续加重,以土质粘重整地质量较差、旋耕未镇压和播种较晚的麦田表现较为突出。如果气温持续偏高,部分播种偏早、底墒充足的麦田有旺长的趋势,存有冻害的隐患。
二、当前小麦长势情况分析
河南省冬前苗情基础较好,一类苗和二类苗所占比例大。今年小麦播种底肥充足、秸秆还田面积大,播期相对适时集中,加之冬前气候有利,小麦发苗快、分蘖多。全省一类苗面积占51.8%,二类苗占34.5%,三类苗为12.4%,旺苗为为1.8%,苗情是近年来较好的年份,有利于实现均衡丰产。对河南省九个市县进行苗情调查可以看出(表1),一类苗占播种面积比例最大的为焦作市为80%,其次分别为新乡、濮阳、平顶山、周口、安阳、开封、内乡和信阳。二类苗占播种面积比例最大的为开封市,为50%,其次分别为安阳、周口、内乡、濮阳、信阳、新乡、平顶山、焦作。三类苗占播种面积比例最大的为信阳市,为35%,其次分别为内乡县、平顶山、开封、安阳、濮阳、新乡,焦作最少,只占6%。调查显示新乡和平顶山出现了部分旺苗,七县市除平顶山和内乡外,其余县市一二类苗所占比例均超过了80%。现阶段我省小麦一类苗其主茎叶龄为5-6.5,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5-10条,亩群体在65-75万;二类苗其主茎叶龄为4-6,单株分蘖2-4个,次生根3-5条,亩群体50-65万;三类苗单株分蘖1.5-3个,次生根0.5-3条,亩群体在30-50万。
根据各地调查资料显示,由于底墒足,我省今年大部分麦田出苗迅速,出苗整齐,出苗质量较好,基本达到整齐、均匀、壮苗的要求,基本无缺苗断垄现象。而且小麦播种后,气温较高,促使小麦单株分蘖多、群体充足。目前,我省小麦生产虽然总体形势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干旱较重,我省9月中下旬以来,基本无有效降雨,且气温偏高,土壤失墒较快,部分麦田0~1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均在14%以下,存在表墒不足的问题。另外,全省大部分麦田均有不同程度的旱象发生,特别是部分旋耕或秸秆还田的地块,由于耙耱不细、镇压不实,造成播种过深、出苗不齐、缺苗断垄、悬根吊苗现象,干旱威胁更大,对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造成严重威胁。据气象部门预测,12月份雨量仍然偏少,旱情将向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二是部分麦田长势偏旺,由于今冬气温偏高,幼苗生长快,导致部分播种偏早、播量较大的麦田长势偏旺,植株高、叶片长、叶龄大、群体偏高,个体偏弱,分蘖缺位,对形成冬前壮苗极为不利。有些麦苗甚至可能会出现冬前拔节,遭受冻害的危险增大,需要合理调控。
三是晚播小麦出苗较差,主要因为播种较晚,降雨较少,土壤墒情较差所致。
四是部分麦田病虫害发生较重。目前麦田的的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地下虫、潜叶蝇。其中白粉病在播种早、群体高的麦田已经普遍出现,这是冬前非常少见的现象。由于气温偏高,蚜虫、红蜘蛛虫量和纹枯病较常年偏重发生。主要杂草种类有猪殃殃、播娘蒿、泽漆、野燕麦、荠菜等。
三、冬小麦管理意见
现在正是促根壮苗、保苗越冬的关键时期,针对目前我省小麦苗情特点,为夺取夏粮丰收,下一步麦田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看天管理,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应对,以抗旱保墒、控旺、防冻为重点。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一)分类指导,科学施肥浇水
1、播期较晚、旱情较重、整地质量较差的暄松地,播种后未灌水,群体偏小,苗质偏弱的麦田,要抓紧浇水促进壮苗。
2、对整地质量和底墒较好、土壤保水性能强的壮苗麦田,虽然天气晴好有利于麦苗的快速生长发育,但干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麦苗的过量生长,此类麦田要缓浇水,以避免麦苗旺长,可于越冬前气温“夜冻昼消”时,浇好越冬水,既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踏实土壤,既能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又可起到冬水春用的作用。
3、播种偏早、播量较大且土质良好的旺长麦田,暂且不需要浇水,干旱有利于减缓麦苗的旺长,当务之急应采取措施控旺,预防越冬期麦苗遭受冻害。
4、对于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在早春镇压蹲苗,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
5、对于出现脱肥现象的麦田应于起身期亩追尿素10-15公斤,防止旺苗转弱苗;
6、对底肥施用不足、冬前群体较小、苗质较弱以及有脱肥症状的麦田,可以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
7、由于旱地麦田没有水浇条件,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镇压划锄,顶凌耙磨,提墒保墒。于起身拔节期借墒亩追尿素10公斤。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配施磷酸二铵。
(二)冬前划锄镇压
各类麦田在越冬前,尤其是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冬前划锄既有保墒增温效果,又可消灭杂草。1、对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秸秆还田地块,要镇压配合浅锄,以沉实土壤,破碎坷垃,弥合裂缝,保墒增温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促进根系发育。 2、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应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3、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起控旺转壮作用,弱苗麦田则要浅耕或划锄。
(三)、适时控旺防冻
对偏早播种、底肥多、群体大,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区别旺苗与假旺苗,因地因苗适时采取机械镇压,深锄断根、化学调控、推迟浇水等措施,减少麦苗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利用,抑制生长,减缓发育,控制旺长。要密切注意气候变化,在强降温天气来临之前,及时浇水防冻。
(四)做好麦田杂草化锄和病虫害监测、防治
小麦草害近年危害较大,要高度重视小麦草害的防治,为小麦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应抓住冬前杂草个体较小,趁晴天午后进行化除。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采用5.8%麦喜乳油每亩1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60毫升;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用以上药剂混合叶面喷雾防治。世玛乳油对雀麦、节节麦等绝大多数禾本科杂草有特效。
由于今年冬季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对农作物病虫害安全越冬比较有利。应重点抓好地下害虫,麦黑潜叶蝇、全蚀病、纹枯病的防治,压低越冬菌虫基数,减轻明年春季麦田病虫害发生程度。在小麦返青后,地下害虫开始上移危害,当麦苗受害株率达3%时,每亩可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拌细土50公斤,顺垄撒施,然后划锄。也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30毫升,对水300~500毫升,拌炒香的玉米糁、豆饼或麦麸1~1.5公斤,于傍晚撒入麦田诱杀。对小麦全蚀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100g/亩,兑水50-80公斤,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顺垄喷浇于小麦基部。
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或用多菌灵胶悬剂或甲基托布津防治。红蜘蛛、蚜虫危害较重的地块,可选用杀虫剂亩用水50公斤进行喷洒,防除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