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严重时导致死亡。
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季发病较多、冬季较少。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均有报道;小鼠、家兔均能感染附红细胞体。
本病可通过直接传播,亦可通过间接传播。直接传播如猪通过摄食血液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等;交配传播;胎盘传播。间接传播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传播;污染的注射器及用来断尾、打耳号、阉割的外科手术器械等。
1.临床症状
特征性的病变是贫血及黄疸。可视黏膜苍白,全身性黄疸,血液稀薄,血凝不良。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汁充盈;血红蛋白尿;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切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或出血斑点。肾脏有时有出血点。脾肿大变软。初期全身发红,眼睑发紫,结膜潮红,后期苍白。
母猪:首先表现为厌食,皮肤发红;发热高达42℃;产奶量下降,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易发生乳房炎,缺乏母性或不正常;出现繁殖障碍,产出的仔猪贫血,不足标准体重,而且易于发病;新生仔猪贫血、轻度黄疸和衰弱;后期背部出血汗,呈铜锈色。
哺乳仔猪:前期贫血、苍白;体温升高42℃,呼吸困难,死亡率高。
断奶仔猪:断奶应激、疫苗注射、互相殴斗、过度拥挤、圈舍环境差以及营养不良、长途运输均可诱发急性临床型附红细胞体病。小猪死亡率较高,症状明显。
育肥猪:应激引起突然食欲下降、厌食,体温升高,稽留数日(6~10天),死亡率不高。猪消瘦、苍白,有时出现麻疹型皮肤变态反应;育肥猪生长缓慢。
直接检查: 取病猪耳尖血1滴,加等量生理盐水后用盖玻片压置高倍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呈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血浆中虫体可以做伸展、收缩、转体等运动。由于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有张力作用,红细胞在视野内上下震颤或左右运动,红细胞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呈菠萝状、锯齿状、星状等不规则形状。
2.综合防制
治疗措施是:育肥猪及空怀母猪用贝尼尔疗效较好,按5~7mg/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间隔48小时重复用药一次。极限量10 mg/kg。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妊娠母猪用土霉素或四环素进行治疗。3mg/kg体重肌肉注射,24小时即见临床改善,连用一周。也可连续应用。
在每吨饲料混入氨基苯胂酸钠180克,连用1周,以后改为半量,连用1个月。也可使用其他药物,如黄色素、咪唑苯脲、氯喹、喹宁、青蒿素、青蒿素酯等。
在防制时应注意:贝尼尔等药物有毒副作用;酸碱平衡的维持(小苏打的添加);低血糖症(葡萄糖饮水);仔猪和慢性感染的猪应进行补铁。继发疾病的治疗。
首先必须进行内、外寄生虫的防治。 当涉及与血液传递有关的操作时应加强卫生管理;当怀疑母猪带虫时,则相应的疫苗注射和药物治疗时均需要换注射器或严格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全价饲料保证营养,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不良应激都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在发病期间,可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添加饲料中,剂量为600克/吨饲料,连用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