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
2021年全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的指导意见

    “立春”将至,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我省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该期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和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一生中通过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搭好丰产架子、培育壮秆大穗的重要时期。为切实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巩固越冬期小麦苗情总体向好基础,力争今年夏粮再获丰产丰收,我厅组织专家根据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和气候特点,研究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请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

  一、科学把握小麦生产形势

  去年麦播以来,各级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稳定麦播面积,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狠抓冬前管理措施落实,加之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麦播质量高,越冬苗情好,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播种面积增。今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较上年略增;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533万亩,较上年增加183万亩。二是麦播质量高。去年麦播土壤墒情适宜,绝大多数麦田实现了“种在适播期”“播在适墒田”,深耕深翻、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等增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率进一步提高。三是越冬苗情好。全省越冬期小麦苗情好于上年、明显好于常年,是近五年苗情最好的一年,其中一、二类苗占比为88.5%,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比常年增加6个百分点。四是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农谚讲:麦收“八、十、三”(农历)三场雨,2020年农历八月、十月份全省有两次有效降水过程,有利于小麦适期足墒播种和分蘖盘根、培育冬前壮苗,为保苗安全越冬奠定了基础。

  虽然当前我省小麦苗情长势总体较好,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基础扎实、很有希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据近期土壤墒情监测,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尤其是豫西三门峡市、洛阳市和豫北安阳市等部分县(市、区)麦田土壤墒情不足,特别是表墒较差,旱情开始显现。二是小麦条锈病见病时间早、病点多,在豫南地区呈偏重发生态势,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大,纹枯病、茎基腐、麦穗蚜等病虫有加重发生趋势,加之去冬降温早,麦田化学除草面积小,春季防控任务重。三是据气象部门预测,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气象年景总体偏差,今春发生干旱、“倒春寒”的风险增大,尤其是占比11.5%的三类苗和旺长苗,以及越冬期间叶片受冻麦田,遭受冻害的潜在威胁加大。

  二、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根据当前我省小麦生产形势和“节前春”,农时季节紧张的特点,今年春季麦田管理要以“防旱、防冻、防病虫”为重点,加强动态监测,突出防灾减灾,强化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夯实夏粮丰收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一)因墒补灌

  根据早春土壤墒情变化和温度情况,对旱象已经显现且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麦田,要在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小水浇灌,以改善土壤墒情,保苗稳健生长,并注意浇后及时破除板结,提温保墒,促苗稳健生长。对无灌溉条件的旱地麦田,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提墒保墒、抗旱防冻,同时可趁(雨雪)墒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配施适量磷酸二铵,保冬前分蘖成穗,促春生分蘖早发快长,争取穗数保产量。

  (二)促弱转壮

  对晚播弱苗麦田,春季管理要以促为主,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时开始结合浇水亩追施8-10公斤尿素和适量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第二次结合浇拔节水亩追施尿素5-8公斤,以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对叶色正常、墒情适宜的晚播麦田,要适当延迟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对部分越冬期叶片受冻较重麦田,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促其加快恢复生长。

  (三)稳壮控旺

  对一、二类壮苗麦田,春季管理要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可在起身后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以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和种植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的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穗大粒多、提质增效。

  对旺苗麦田或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春季管理要以控为主。返青起身期采取镇压或深锄断根,抑制春季过多分蘖和麦苗继续旺长;也可在起身初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进行化控,预防后期倒伏;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症状的麦田,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四)化学除草

  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要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及早进行化学除草。由于早春气温波动大,实施麦田化学除草前应关注天气预报,若喷药前后3天有强降温天气不宜施药,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五)防治病虫

  今年春季病虫害应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蜘蛛、麦穗蚜等为重点,加强监测预报,实行精准防控。一是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蔓延。二是返青拔节期实施病虫早控。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进行早期控制,并注意挑治麦蚜、麦蜘蛛,压低虫源基数。三是抽穗扬花期全面预防赤霉病。南部常发区要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进行全面喷药预防,用足药液量,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防治1次。其它麦区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抽穗扬花期如有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四是灌浆期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等多种病虫危害,达到一喷多效。

  (六)防御冻害

  我省春季气温回升快、起伏大,加上小麦生长加快、抗寒性下降,极易发生“倒春寒”。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前,及时进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七)保优生产

  各优质小麦示范县要依据当地生态生产条件和所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特性,指导农户因品种制宜科学保优生产,种植强筋、中强筋品种麦田要推迟追肥时间,重施拔节孕穗肥,提倡后期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氮肥;种植弱筋小麦品种麦田要施好返青肥,注意后期不再追肥。同时要依据品种特性,抓好针对性措施落实,对抗寒能力弱的品种,注意春季浇水防冻;对抗倒能力差的品种,起身初期进行化学控制;对抗病能力差的品种,要对症精准施药,提高防效,实现丰产保优目标。

  三、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全力以赴夺取“十四五”小麦生产开门红,对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应对风险挑战和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春季麦田管理的责任感、紧迫感,早部署、早安排、早动员、早行动,全力以赴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坚决打赢夏粮丰收第一仗。

  一是强化生产指导。各地要及早组织农技人员跟踪开展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病虫草情调查,搞好苗情分类,科学制定本地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指导农民开展春季管理,切实帮助农民解决麦田春管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各地要抓住春节农民返乡时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专家讲座、12316专家咨询热线、发放技术资料、农技110、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宣传培训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同时积极创新技术指导服务方式,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提高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知晓率。

  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各地要以优质小麦示范县建设、社会化服务等项目为载体,树立春季麦田管理样板田,并充分发挥好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春季麦田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其率先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辐射带动群众科学开展春季管理。

  四是强化监测预警。各地要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第一时间获取异常天气信息,及时组织专家分析会商,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出应对应变措施,尽早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措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