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9月15日:B4版,特别关注
本报讯 通过示范、培训、辐射带动,实现订单化生产,提高特用油料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益,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这是记者日前在“特用油料作物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项目测产验收现场会了解到的信息。这一由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主持承担的项目通过专家测产验收,标志着在新品种和新技术联合推动下,我省芝麻产业节节高。
日前,经来自周口市农科院、驻马店市农科院、漯河市农科院、南阳市农科院及上蔡县农技推广中心、新蔡县农技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现场测定,上蔡县和店镇郑芝HL05百亩示范方折亩产169.18公斤;新蔡县佛阁寺镇百亩示范方折亩产133.86公斤。产量技术指标均达到项目要求,同时达到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水平。
据项目首席专家、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永战介绍,郑芝HL05是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培育的高木酚素黑芝麻新品种,也是目前适于黄河和淮河流域芝麻产区种植的为数不多的黑芝麻品种。在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精品工程”院县合作项目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依托省农科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木酚素芝麻新品种及其配套轻简化栽培技术,与上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县域内外加工企业合作,建立以高木酚素黑芝麻及其配套生产技术为代表的特用油料作物标准化种植基地。今年分别在上蔡、新蔡、平舆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通过高木酚素芝麻新品种及其配套种植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逐步建立也高木酚素芝麻订单化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县域。
另据介绍,在推广高木酚素芝麻新品种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项目方牵线搭桥,使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与平舆康博汇鑫、新蔡亨通粮油、河南飞龙食品等芝麻加工企业建立了有效联系,实行订单化生产,实现了原料生产与加工的有效对接,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了我省专用芝麻产业的快速发展。近三年来,郑芝HL05与白芝麻新品种产量持平,但黑芝麻商品一般比白芝麻每公斤高4-6元,效益显著,对我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脱贫致富、企业提质增效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